年轻时的崔健 |
摇滚老炮崔健 |
崔健漫画像 |
从摇滚到年轻的问题
“我很了解十几岁的年轻人”
岁月斑驳,记忆鲜艳。1986年,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国际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会上,崔健穿了一件颇像清代长褂的衣服,身背破吉他,两个裤脚一高一低地蹦上北京工人体育馆的舞台。当他吼出“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时,台下不明就里的观众,顿时像触电一样战栗地惊醒,欲望勃发……1989年,崔健开始了他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摇滚的长征,歌声回荡在中国城乡的车站、码头、广场和工地……时隔二十年后的“新长征演唱会”回归,是起点,还是终点?荷尔蒙的分泌如果打上了“崔健情结”的烙印,不知道还能不能爆发得酣畅淋漓,一如当年?
南都娱乐:为何这次演唱会不愿唱太多老歌?
崔健:我每次演唱会都这样。感觉没意思。完全像怀旧的流行歌手一样,我们的将来比我们的过去更重要。
南都娱乐:20年前巡演,中途被取消了。这次全国巡演是不是在弥补遗憾?
崔健:当年北京、郑州、西安、武汉、成都,做了五个地方,还有另外四、五个地方没去。不过其实也没有什么关系,“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这个名字比较让人一目了然,所以这次也用它。
南都娱乐:当年你一高一低的裤管儿地穿着,成了人们心中摇滚乐手的标志性打扮。似乎穿着肮脏的大T恤衫、头发蓬乱、行径怪异才是摇滚乐的表达方式?
崔健:自由艺术应该没有模式,不受任何束缚,人在一种状态中,自然能碰上一种能代表他们的艺术。
南都娱乐:这样的你在大众的眼里应该算是疯狂的吧?
崔健:我也不知道。对喜欢流行的人来说可能是吧。
南都娱乐:这次巡演走了几个城市了,觉得观众对你音乐的反应和二十年前还一样吗?
崔健:没有什么不一样的。重复过去说的事儿,本身就是有一种摇滚的精神。摇滚的特质就是重复。
南都娱乐:现在听你现场的观众大多数是中年人吧。
崔健:不是啊,年轻人也很多。曾经有人批评,说我现在既丢掉了老观众,年轻观众又不接受。其实不是。年轻人敢冒险,他觉得哪里不舒服,说出来就舒服了,不像中年人会三思而后行。而且我过去的受众已经成长,他们有工作、家庭和孩子,在面对现实时,音乐显然已经不是他们的中心。
南都娱乐:你觉得你了解现在的年轻人吗?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吗?
崔健:我很了解十几岁的年轻人,经常和他们聊天。虽然我们的参照物不一样,但目标是相同的。就像你开车我骑自行车一样。如果看目的,开车和骑自行车都一样。如果不提目的地,那的确不一样。但没有目的,所有交通手段都是废铁。
南都娱乐:现在供摇滚乐演出的场地多了很多,一些年轻人也会习惯性地去看一些现场演出,怎么看待这种演出形式?
崔健:现在首先要多做,是让年轻观众比较出来真正的现场是什么样的。我碰到过这样的音乐听众,他们原来甚至对摇滚乐有偏见,但是听完我们的音乐后就改变了。我觉得让音乐回归现场,是很正确的。不过现场音乐会场所只有北京、上海、广州有几个。13个亿99%的人都听不到现场音乐。所以大部分人是没有听觉文化的。中国只有卡拉OK文化。
从中年到妥协的问题
妥协,是中国艺术家生存的技巧
中年崔健收敛、含蓄、甚至谦卑了很多。回答前先沉默几许,酝酿一番,少有言语过激。只有聊到环境的悲哀、音乐人的无奈时,他后仰的身躯,才稍稍有些前倾,这是攻击的姿态,和愿意倾述的表现。无论外界如何论断,崔健对音乐的深厚情感,植根于骨髓。音乐行业的一蹶不振,戳到其患处,切肤之痛难以言表。见证和缔造中国摇滚乐的历史,是伟大,或许也是痛苦的根源……
南都娱乐:上世纪90年代中国摇滚经历了辉煌的时期。你觉得大家这么说的标准是什么?
崔健:我觉得根本没有辉煌过。20年前的摇滚横空出世,和人们传统的音乐概念狠狠地撞击了一次,因此大家记忆很深刻,就是这样。但实际上,那时候的摇滚只是一个起步,是靠热情维持的,环境并不太好。
南都娱乐:现在环境还会好一些?
崔健:现在更扎实。属于从自然的土壤里自然地生长出来。我们现在有了很多摇滚乐的俱乐部、酒吧、迪厅,以及很多有市场、有潜力的摇滚乐队,这才是摇滚乐健康的基础。
南都娱乐:曾经看过你的访谈,你说现在音乐基本上被外行人掌握了,他们有很强的销售能力,熟悉社会,但不懂对音乐人才的保护。目前音乐、唱片工业的死亡都和这个有关系。
崔健:对。打个比方,他们在挖一个坑,埋一个棺材,赚足够的钱,把音乐家埋葬,他们可以永远站在棺材外面。音乐家只要没有版权的保护、演出的机会,就是没粮没水的状态。这些外行,他们只管赚钱,没有使命感。他们瞧不起音乐家,他们还说,音乐家不懂市场,说:你们就老老实实做音乐就行了。唱片是名片、网络是媒体,观众吃惯了快餐,吃牛排吃不下了。我甚至觉得中国足球上不去,就因为他们听的狗屁音乐!做音乐的,还不如郭德纲说的好玩儿呢!
南都娱乐: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崔健:老外研究过亚洲音乐特点,他们说“你们怎么听这么稚嫩的东西啊”。没有男性化的音乐、没有抱怨、没有愤怒、没有思考,全是一个在床上躺着听的温情音乐。对音乐庄重点好不好,音乐不是茶余饭后让你娱乐的东西,音乐是让你思考的。什么叫内行人?你保护的是生活方式,保护的是音乐家的庄重感。
南都娱乐:上次采访郝舫,他说中国很少有人愿意投资摇滚乐,是因为现在做摇滚乐的一帮人的基本素质还是太低了。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崔健:有些乐评人,70年代,看了几本洋人的书,去对中国的现状生拉硬套。他们可以觉得中国音乐家水平不够,素质不行,他们不会看人的能量,在现有环境里,连生存思考的空间都没有,怎么做音乐。你真正担心年轻人的素质,你要从本土社会环境的特定性中,去判断、去引导。要是按他们的标准,我们做音乐的连自信心都没有了。
南都娱乐:由于多方面原因,许多摇滚乐手在发展中都对流行趋势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妥协。您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比如:许巍和汪峰。
崔健:你对你父母都有看法,但不是一个可以公开谈论的话题。就算我不喜欢他们的音乐,但这种事情不会拿出来公开说。
南都娱乐:这么多年有没有妥协过呢?
崔健:我自己心里知道,有些东西你必须沿着危险与安全的界限去走。这东西曾经是非常政治的一种话题,现在已经变成很商业的话题。如果你没调整,你就没有商业和表演的计划。这种调整,也可以说成是妥协。把话说出来,又能表达,这是中国艺术家生存的技巧。
从中产到骂人的问题
我一直保持对现有生存环境的不满意
多年来,崔健一直对外宣传,自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抱怨”,不过现在他更愿意称之为“批评”。也许人们只看到了他挑起战争,怒气冲冲,炮火不断……却未能窥视和体恤其用心良苦。当这个年龄的普通男子在应对中年危机的时候,他却还在把“愤怒”当成“乐趣”,然后在音乐里拼命折腾出一番哲学的滋味出来……
南都娱乐:你说自己20年未变?但是20年是个很漫长的人生过程,人的心态始终会变,难道心态的变化不足以影响你的音乐吗?
崔健:从音乐上来说没有什么改变,我们总是在寻找激情。这是一种对过去的厌倦才会产生的欲望。要保持对过去或者对现有生存环境的不满意,甚至可以说,抱怨是创作的基础。
南都娱乐:你所说的“抱怨”是什么?
崔健:如果没有抱怨,最起码做摇滚乐等于丧失了创作的感觉。抱怨是什么?抱怨就是不满意,只有不满意才会发展。
南都娱乐:抱怨是创作的基础。年纪越大,经历多了,见识广了,心态更平和了,当你没有那么多抱怨的时候,音乐创作呢?会不会枯竭?
崔建:抱怨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年龄限制。没有抱怨,就没有对事物判断的原则,你有原则,才会抱怨和批评。抱怨可能说出来是个不好的词,我更愿意称之为批评吧。抱怨是个人化的,个性就是人权,不尊重个性就是不尊重人权。当你有了个性,跟社会发生冲突,首先的反应,可能是抱怨、批评、愤怒,通过这些才更能够鼓励你这种感觉,或者说发现这种感觉,最后达到一种个性的修补,才能真正把你内心真正的东西让大家看到。
南都娱乐:你抱怨的方式是什么?
崔健:我小时候嘴特别脏,经常骂一些难听的话。我想那时候是因为不知道怎么释放,会做音乐后,实际是找到了一种抱怨的方式。我更愿意把我的怨气放在音乐里,这样大家会觉得是实打实的。
南都娱乐:你现在物质充裕,社会地位也上升了,生活也安逸了。那音乐里会不会自然缺少了那种大众最渴求的东西?真正的摇滚还存不存在?
崔健:拥有中产生活而坚持做摇滚并不难,首先要控制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一种坚持做音乐的方式。你认定自己是一个做音乐的人,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作风,事业上大起大落不可怕,你的内心是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