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 Swift——美国精神加乡村底蕴
Taylor Swift绝对是2009年美国乐坛最大的一匹黑马。Taylor Swift是一个自学成材的歌手,她的演绎和创作,一者来自自身的天赋,二者来自于母亲和外婆的言传身教,三者就是打小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这种原味的生长基础,也让她的音乐最大限度减少了工业化的制造痕迹,显得更随兴、更率真。Taylor Swift虽然是一位乡村女歌手,但她身处的时代,由于国际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以及美国自身都难以避免的乡村城市化和国际化,也让她的音乐接触面,显然要比上一代的乡村歌手更宽。而表现在她的创作里,就是她的音乐在保留一些乡村音乐的基本特色之外,更融入了许多流行和时尚的元素,甚至还有很多艾薇儿式的摇滚元素,这也让她的音乐在传统中又带着那么点现代意味。
Taylor Swift在2009年美国乐坛的人气急升,除了其自身原因,其实也托了外部原因的福。这个外部原因就是美国经济在这一年的大衰退,而在经济危机这样的物质重创下,许多美国人很容易的就想起了借助于美国精神来渡过这一物质的寒冬,乡村音乐这种最能代表美国文化传统和底蕴,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美国文化象征之一的形式,自然也就首当其冲。而与许多前辈级乡村歌手不同,Taylor Swift的音乐里,更有一种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青春气质,由头至尾给这种传统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而这种活力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讲,就是未来的希望。
Taylor Swift健康活泼的形象,也让已经厌倦了过度包装化偶像化的歌迷们,从中找到了一些相对的自然和纯朴。而她几乎定位的定位,反倒让她能够老少男女通吃,让人们真正对她的音乐感兴趣。与此同时,在MySpace和博客上不断更新感悟和音乐小样的做法,也让她近一步与歌迷拉近了距离,在亲和力上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
Taylor Swift可以说是2009年美国社会和美国人精神面貌于音乐上的一种反映,她走红的意义,事实上已经超越了音乐。而接下来,就是看对于一向因为保守而被人诟病的“格莱美”,会否给Taylor Swift一个机会,让她再度成为“格莱美”的又一代Norah Jones。相信评委们心中的美国梦份量,也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