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光,60年代生人。教授(国家一级作曲),硕士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电影配乐:《天下无贼》、《集结号》等,电视剧配乐:《宰相刘罗锅》、《年轮》、《京华烟云》、《密战》等,2009年凭借电影《集结号》中荡气回肠的音乐荣获第27届金鸡奖最佳音乐奖。不久前在央视一套热映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中的配乐亦出自其手,即将问世的作品还有电视剧配乐《孔子》。
记者:您是60年代出生在北大荒,所以您的很多作品像《天地之间有杆秤》、后来《集结号》、近几年的《老大的幸福》都带有很明显北方文化的气质。请问您在创作电影影视音乐的时候,是先对影视剧的题材感兴趣然后才接受创作吗?是不是有这种喜好的先后顺序?
王黎光:这个是有的。第一是创作团队,这一点最重要的。我所说的团队是强势在编剧、导演、摄影、美术、音乐各个层面上都有追求并达到一定境界的艺术创作群体,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好、做大、做成一部电影或一部电视剧。如果每个人都想着差一分没关系,还有其他人来补充的话,等作品完成时,这个团队整体的合作水准恐怕就不及格了。
第二就是风格和题材的选择。首先,重大题材是最好的合作取向,所谓重大题材,一定是关注大众并被大众所关注的艺术作品。我们常常会遇见要处理好艺术创作的小众和大众的关系问题,有人把小众误解成为一小搓人的不雅个性或脱离实际的高屋建瓴,显然是错误的。小众是通过大众的反映,不断积累和梳理以后建立的一种科学理念,这种理念是理性的。这种理性的根本不是只为了小众而愉悦,实际上是为了指导大众,引领大众不断对艺术有更新,有直接认识的一种方式,这个才对。所以无论是从我早期的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京华烟云》、《搭错车》、《贞观长歌》、《密战》、《老大的幸福》,还有我手头上正在写的《孔子》都是这样的一个合作选择。说白了就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创作。
记者:最近在央视刚播完的《老大的幸福》反响非常好。片头曲《妥了》歌跟您以前的风格挺不一样的,很好玩的一个歌,有点诙谐。您是在尝试突破自己的擅长的风格吗?
王黎光:突破自己是每一个音乐家都特别渴求得到的。我的主要作品都是在影视音乐当中。影视音乐创作首先第一点要为影片服务,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当中它不完全是最重要的,影视是导演的艺术,是在导演指导下的音乐、美术、摄影、录音、编剧的集体智慧的创新艺术。所以我们音乐作品更多的要符合影片的风格,无论我的作品是比较内敛、比较深沉、比较深刻、比较诙谐等等都跟剧情故事有关。像《老大的幸福》轻喜剧的电视剧我写的不多,所以大家以为我改变了风格,其实我早期的影视作品《宰相刘罗锅》也完全是这样一种类型的,《宰相刘罗锅》是典型的京剧、京腔,吸收了京剧的音乐元素,京味的曲风烙印在作品当中,通过同声的附和,表达出对贪官的愤恨,同时对刘墉机智的赞赏。而《妥了歌》,则运用了东北人唱见的口语化的语言表达习惯,随意、轻松、简捷明了,运用了没有主题的衬词式的手法来表达,“妥了”,就是这样。我试图抓住这样一个特点,把歌曲写的似唱非唱,还掺杂了东北二人转的音乐元素,但又不是典型的二人转的旋律,营造了一个极为轻松、诙谐的气氛。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莫把身边已经淡忘和不经意平常丢掉,也许那恰恰就是人们久违的的人生幸福。
说到风格突破,实际不是风格的突破,只是我在不同风格上的一种展示而已。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