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音乐频道首页 > 音乐专题 > 热点专题 > 陈志远去世-简历|代表作|歌曲|视频 > 陈志远病逝 各方评论

我们的时代,还剩下些什么?

来源:搜狐音乐独家稿件 作者:三石一声
2011年03月17日17:40

  搜狐音乐频道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文/三石一声)陈志远大师去世了,他曾整整代表着一个辉煌、华丽并且多彩的华语音乐盛世时代,这让人不免把他的去世和“一个时代结束”这样的字眼挂钩。不禁想起了杨千嬅的一首歌《不认不认还需认》,时代结束,我们终究要承认。大约十年前,当黄霑、罗文、梅艳芳张国荣纷纷去世的时候,港乐迷们已经在哀叹着“港乐的一个时代结束了”;而这些年,彭国华、马兆骏、陈志远等台湾音乐人又一个一个离开了我们,这在不少70后以及85前的歌迷心目中,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和遗憾。

  人活着,总还有东西可以留念、怀念;人若走了,则只剩下悼念。或许,每一个音乐人生前带来、死未带走的经典音乐会是我们能自私地从他们那里所能攫取到的最大笔财富吧。陈老师在歌坛工作了近三十年时间,不仅高产、而且高效率,更值得庆幸的是,陈志远生在了一个还挺好的时代。李宗盛曾经在自己“理智与情感”演唱会上很痛心的表示,会常常看到自己辛苦做出的流行音乐出现在报纸上的娱乐版,很是不能接受;陈升也曾认真教育过爱徒刘若英,说每一张唱片都是花费了很多辛劳和心血制作出的作品,不可以轻易就拿出来送人。照此衡量标准看来,在陈志远、马兆骏、彭国华这些台湾前辈级音乐人们大量创作、编配音乐的年代,那些经他们调配点拨和润色的音乐、CD总会因为有着实实在在能紧握在手的真实质感而更显得珍贵,在数字音乐到来之前,他们的音乐能留给人的除了记忆这抓不到、摸不着的虚幻之外,还有可以眼见为实的实体载物,这是当前数字音乐时代所不能带给人感动的最大缺憾。然而在新音乐的时代,这样的缺憾开始被越放越大。年纪小的歌迷还在适应过程中,歌龄稍长一些的歌迷则大多数选择拒绝接受。

  说到底,歌迷大多都不忍放掉上一个美好的时代,而又不得不被生活流往前推着走,走向下一个前程未知的所谓新时代。于是乎,怀旧成了近些年音乐市场的关键词,“啃老”成了演出市场的主流动向。蔡琴、费玉清年年开唱,年年爆满;去年只得一个五年未开唱的王菲,她的演唱会票房就足以秒杀任何一位号称犀利出位的后辈歌手;毛阿敏那英都开了庆祝出道超过20年的演唱会,却仍旧只是在歌唱上一个时代而不是“走进新时代”;沉寂了多年再度用实体专辑说话的齐秦、陈洁仪等老将却用新瓶装旧酒的方式,演绎了诸多上个时代的经典歌曲。看来,紧抱着时代大腿不放手的并不只我们这些“伤不起”的歌迷,还有那些歌手、音乐人们。当歌迷还在对失去的、以及将得未得的时代惶惶不安的时候,歌手们兴许比我们还要着急,却又只能用怀旧的面具遮掩自己迷茫的倦态。

  其实,最“伤不起”的怕是这些失去了生命之后才被人忆起的音乐人们,他们是创造了我们美好音乐时代的最大功臣,却也是最易被遗忘的群体,当歌手还能靠着一首首的经典作品炒一炒冷饭的时候,这些冷饭的原制造者只剩下静静地呆在幕后,专业一些的媒体兴许会在音乐作品被当成商品刚刚抛到市场之初提及一下创作者们,八卦的媒体就只剩下用音乐去塞满娱乐版面的愚蠢。黄霑的词、马兆骏的创作、陈志远的编曲等等,若不是他们走得如此匆匆,恐怕他们所参与的大多数音乐还只是简单被冠名成为某歌手的代表作,比如林子祥的《男儿当自强》、张哲的《宽容》、姜育恒的《感恩的心》,这样的结果,太唏嘘。当上一代的音乐人纷纷离开了我们之后,当一个仅仅依靠翻唱却并无音乐元素可言的旭日阳刚都能占据着各路音乐媒体头条多日的时候,我们的时代,还剩下些什么?

(责任编辑:小斑马)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