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十二点才结束的金曲奖颁奖典礼,看得人昏昏入睡。以前都是以文字方式看看结果,今年想学着赶一回时髦,却不想中了金曲奖的招—这不就是年中版本的春晚嘛!宪哥向朱军靠拢,漂亮的侯小姐向朱涛姐姐学习,再加上阿妹他们“荡气回肠”的经典回顾,足以看得出一股浓浓的庄重气氛。但是这就是曾经充满悬念和惊喜的金曲奖现场么?张洪量老师久违出场,算是给金曲奖拥趸们一点点的意外收获,但是《广岛之恋》的现场功力之差,又一次把幻想破灭。颁奖嘉宾上台后经常背台词可惜无笑果,调动不了现场互动气氛。给我们带来多少“美好岁月”的黄韵玲姐姐,蓬头垢面地出现在颁奖台上,不知道是对金曲奖的不尊重还是自己太随性。整个现场收音也有问题,这样一场下来,实在是感受不到金曲奖曾经的辉煌和这个行业的进步。它更多给人的感觉是音乐真的是走下坡路了,所以就让我们凑合一夜吧!
尽管现场不如人意,可金曲奖的架子依然。听说入选艺人只会接到邀请,机票还得自己出,去不去就看你了!它显示出一个权威专业大奖的派头和气势,但是在商业为王的今天,龙头老大也不得不面对有些人为了自己商演或者其他目的不出场的尴尬。于是这届金曲奖更侧重对幕后人的支持,有舒骏老师的发言,也有之后为得主的说明。可是这样的强调背后,似乎又隐藏着一些叫人想不通的评审结果。这也是本次大奖中许多项目被众人质疑的地方。
不消说最重头的几个大奖是最后打瞌睡阶段颁发的,而它们确实也增加了我们瞌睡程度。最佳男歌手的几位首先实力也就很普通,最后居然落在周董身上。在发言中周杰伦调侃说“我最喜欢这届评委”,是讽刺还是自豪?《跨时代》中的他显然已经江郎才尽,所谓的突破和新意基本也是一点编曲手法上的小改动而已。就像之前蔡科俊拿到最佳编曲人奖,那种布鲁斯风味已经算是周董这些年来的一大亮点!可是究其根源和几年前的《牛仔很忙》不是差不多么?都是向美国根源、传统的音乐形式靠拢,加一点时尚味道,做一盘复古和新潮口味杂陈的大餐。除了吸金能力是真的在变强之外,周杰伦给我们给乐坛到底带来了什么跨时代的冲击?总不能把北美电影票房拿来作为金曲奖评审的标准吧!那么现在李冰冰在时尚界和电影界有所声誉,那么前几年她推出的唱片也应该得到更多支持?之后重头的年度专辑依然是周董获得,看来金曲奖这届评委是铁了心要在他十年纪念之际把他曾经失去的全部找补回来。如果《跨时代》能够代表去年或者十年台湾音乐的变化和特色,那么结论就是它从未想过要进步,只想要在经典里停留,妄图把曾经辉煌的东西作为现今的荣耀。它何尝又不是今年金曲奖的一个缩影呢?向逝去的大师们致敬,做晚会般呆板的表演,希望用经典冲淡当下的不景气。
会后黄舒骏老师公布最佳男歌手评选过程,音乐做得最好的王力宏和韦礼安,分别只有1票和3票一开始就惨遭淘汰,齐秦和林俊杰这种无聊的翻唱居然可以入选,然后就是相当于翻唱自己的周杰伦。这样的过程,了解后更对评委们的品味感到寒心。台湾的代表就是固步自封和留恋过去么?王力宏在专辑里的十八般武艺,韦礼安的全能和唱作方面的进步,都基本被无视。每年金曲奖都被大家要求改革,看来改了半天反而退步不少。
另一个关注点显然就是最佳女歌手。对于资深听众来说,何韵诗和万芳是热门。可前面做出怀旧姿态的评委们却对万芳的成熟忽视了,倒还是给了首次出现的何韵诗很高票数。结果是莫小姐开心地拿到第一名,理由为曲风多元。但是《宝贝》中的莫文蔚真的多元起来了吗?感觉那些东西只不过是张亚东的一个呈现方式而已,比起莫文蔚自己全盘接手的第一张唱作专辑差远了。何韵诗和青山乐队的合作才应该对台湾来说是一次新颖的体验。舒骏老师的解释是这次评奖更看重歌手对风格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歌曲演绎、声音使用是否到位。莫文蔚的表现只能算中规中矩,反而何韵诗对自己首次冲击国语市场做好了完全准备。看来以后香港歌手要求稳为上,还是改编自己热门作品,搞搞自我翻唱得了。而这是不是对这一年艺人们的暗示呢?只要稳,不要进步求变,翻唱最保险,经典最动人。
当然金曲奖也不会一无是处,质疑之外也有不少欣慰和惊喜。年末才发行专辑、可算是刚出道的MATZKA乐团,就力夺最佳乐团大奖,这对台湾乐队来说是一剂强心针。他们将雷鬼风格和原住民音乐结合,有黑人范儿也不忘根本,表现绝对是优秀。林广财的《百年排湾》获得最佳原住民歌手奖也是实至名归,金曲奖在推动原住民音乐方面的确起到不小作用。李宗盛大哥《给自己的歌》连获三个大奖,有赞有弹。一方面平实感人,是李氏经典手法,另一方面还是以稳取胜,难见进取的决心。
不管是这届还是前几届的金曲奖,整体沉闷已经是不争事实。改变压力之下无从改变,更是主办方力不从心的地方。今年向经典的回归更是展现出一种无力向前的窘境。我只担心它会不会变得像香港的劲歌金曲等奖项一样,慢慢由大家关心关注变成大家无聊时的消遣,这让我们这些曾经的追随者们情何以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