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想当初第一次知道David Guetta的时候,他还是那一辑《F**k me, I’m Famous》的主理DJ,从2002年这个法国人以新人的姿态杀进电子乐坛的时候,还是充满朝气,有各种想法,稳扎稳打的在Bob Sinclar的提携下逐渐的成为电子乐坛的一颗新星,然而在EMI的包装下,David Guetta的现在已经绝非当时,可以说EMI造就了一个玩儿电子音乐的巨星,但是却失去了一个在电子乐坛很有潜力成名的好制作人。
想当初David Guetta的《The World is Mine》也不愠不火的拿下了诸多主流音乐排行榜的头几名,在制作主流电子舞曲的路上,他还是很有一套的,然而从上一张专辑开始,David Guetta就开始跑偏了。或许也是因为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黑眼豆豆之流能够在世界乐坛火成这样,所以David Guetta索性就跟他们来一把合作,在上一张专辑造就了数首要多难听有多难听,搞不清到底是Hip Hop还是House的四不像玩意儿,居然这样的专辑也火得一塌糊涂,索性这一次就再来一把,把这个专辑干脆全做成这样得了。
所以这次David Guett的新专辑叫做《Nothing But the Beat》,这张专辑一共发行了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1CD,第二个版本是2CD,这两个版本是绝对不同的两个作品。我们一点一点来看,这两张专辑绝对赚足话题,让人惊得目瞪口呆。
熟悉Hip Hop和R&B的人一定不会对这些名字陌生,Nicki Minaj、Taio Cruz、Snoppy Dogg、Usher、Will.I.AM、Lil Wayne、Chris Brown、Akon、Timberland、Jennifer Hudson还有Sia。为什么要在David Guetta的专辑中提这些人?因为这些就是参与到David Guetta的第一版本Nothing but the Beat之中的人。
所以在David Guetta的人声中出现的人全都是这些黑人音乐的大明星们,当然这是唱片公司的跨国合作,同一公司下的双向炒作和合作,很正常,但是作为一个DJ和电子音乐制作人,卯足了劲儿和这一票大牌黑人明星们合作绝对是让人有看点的地方。David Guetta很显然是在用这些黑人明星来帮他打开美国市场,但是对David Guetta本人来说,在这张专辑中的分量足以用这张专辑的名字来说明,他在这张专辑中的比重有多少?Nothing but the Beat,他只是一个来做节奏的制作人。
当然这次我们又不能把专辑简单的当做一个Remix Collection来看待,毕竟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这张专辑在商业上的成功是必然的,毕竟有这么多大明星的参与,起码在美国这张专辑会让David Guetta这个外来的法国男人成为一个令人欢呼的巨星。但是在音乐上,David Guetta却也抛弃了他最本质的House音乐特质。如果说R&B和House音乐之间还是有一定共通的话,那他在上一次尝试了Hip Hop与House之间的融合之后,他便非常欢乐的将这所有一切能吸引到人的点揉在了一起,只是这次,他的音乐听起来只是一首首Pop Hit Song,而绝非舞池动力十足的Groove Hits!甚至如果你在让这张专辑继续播放下去而不看歌名和艺人的情况下,你会完全的认为这是一张美国流行歌手合辑,绝非一张电子音乐创作专辑。
这就是这次David Guetta硬是用一张专辑煞费苦心的把他自己摆到了一个次要的位置。说实话,做人何必这么糟践自己呢……
再来说说David Guetta这次的《Nothing But the Beat》的另一个版本,就是CD2,从第一声响就仿佛是老电影贴新皮一般的再次发行,流光溢彩的旋律加上法式House音乐节奏响起,这让人不由得想起Daft Punk!是的这第一首The Alphabeat便让人联想到了其他人,确实我们都承认Daft Punk在法国电子音乐界具有的绝对实力,虽然这两年他们的作品后劲不足,也称不上令人惊艳,但是某些音色和制作手段也还一直处于无人超越的巅峰,这首The Alphabeat就是向Daft Punk的专辑Discovery致敬,让人疑似这张CD2会不会就整个一首来源于Daft Punk的概念专辑?
再接下来,Lunar便开始不知所云,确实有Daft Punk的那一点点影子,却也掩盖不住David Guetta一种急功近利的的感觉,而这首和Afrojack合作的曲目,不但听不到David Guetta的影子,也听不到Afrojack的Funky之声,而且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二人都抛弃了House这个让他们成名的音乐类型,转而将Daft Punk的音色嫁接到了当下最流行,也是最俗套的Trance路线之中。而再一路下去,David Guetta就完全的转型进入了Trance的明骚世界。再下面我们可以听到Electro的Metro Music,还有Dub Step化得Toy Story,每一种音乐都被描绘得非常形象,综合到一起却又非常四不,虽然说歌儿都还能听得下去,但是很明显的表明,David Guetta现在为了出名,真的是什么火就干什么。说得好听点儿是在做当下最潮流的东西,说得不好听那就是为了出名什么都干了。
其实在CD1和CD2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David Guetta已经完全不再当自己是一个音乐制作人了,他完全当自己是一个流行口水歌明星,在当下一个宣扬个性的年代里,David Guetta把他自己本身独有的个性完全的出卖给了大众的共性,或是和全世界最流行的“个性”。纵观电子音乐圈,尤其是主流电子音乐圈,美国人总是在创新的路上越走越远,而欧洲电子音乐若不是“非常”商业化,就是非常地下。这本应该是欧洲特色之一,但是David Guetta却将这种欧洲特色完全打破,本身优秀的旋律和节奏再略微加上一点流行元素,本应该是出位的精彩,但是现在的David Guetta却成了一个靶子。在他把自己造成一颗巨星的同时,却同样在行业内将自己变成了一个靶子。或许多赚点钱,多出点名应该没什么不好,但是David Guetta却把自己放到了一个完全四不像的位置,他或许自诩自己这样是对美国电子音乐创新和欧洲电子音乐流行化的致敬,但是这种四不像既没法让自己火起来,也没法让同行们为他叫好。
当然我们也无法否认这可能是一条更快成功的道路,但对于电子音乐的老炮们来说David Guetta这是在甩掉之前的fans,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支持者团队,这样的做法确实不聪明,让自己的音乐流行起来没有错,错的是让自己的音乐丢掉自己的标签。当你去听David Guetta在8年前的作品和现在的作品时,你可能会更喜欢8年前的The World is Mine,而现在你再听到这音乐时,你会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怎么可能是David Guet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