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回归》——王宏伟广州独唱音乐会”将在广州大剧院上演,赵季平、阎维文、李心草、杨澜、雷佳等文艺界明星将跟王宏伟一起给广州观众送上一台“可听性、可看性很强”的音乐会。昨日,王宏伟和音乐会指挥李心草、作曲家程大兆一起来到广州,向记者介绍了本次音乐会的准备情况。王宏伟透露,为了给观众送上一台有文化含量的音乐会,他不惜自掏腰包,“在灯光、舞美、音响等方面"改造"广州大剧院,我已经投入了100多万元”。
拿出真本事 演唱时不佩戴麦克风
记者:最初怎样想到做这样的音乐会?
王宏伟:之前来广州演出的时候就听说广州大剧院快要建成的消息,当时我就想,作为一个歌唱家,能在这么好的剧院演唱是幸福的,所以就有了到广州大剧院演出的意愿。如今,我听说这场音乐会是广州大剧院中上演的首场个人演出,我觉得很荣幸。此外,我想把这个音乐会做得跟别的演唱会不一样,它既要有我自己的演唱特色,也要把真正有民族特点的民歌介绍给观众。
记者:您准备给广州观众带来什么类型的民歌?
王宏伟:我们这次选择了6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包括青海花儿《阿哥是天上的白棉花》、《拉拉令》,蒙古长调《小黄马》,陕北信天游《这么好的妹子见不上面》,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黑眼睛》、《阿拉木汗》,哈萨克族民歌《心中的草原》,西藏民歌《金山》等。这些民歌很多是大家没听过的,有些我会用少数民族语言来演唱,尽量保持歌曲的原汁原味,希望把作品的风貌和民歌的质朴表现出来。
记者:那些大家可能都没听过的作品的来源是怎样的?都是您自己去采风得到的吗?
王宏伟:大部分是我自己去采风时听到的。比如《小黄马》,我1992年第一次去内蒙的时候曾经听到有歌手演唱,后来我想方设法去找到录音,并学习蒙古长调的演唱方式。其实汉族人唱长调是非常难的,我尽量唱出蒙古族人民的率性、奔放。
记者:不戴麦克风真唱,您是否担心自己的声音未必能传遍广州大剧院的每个角落?
王宏伟:也有这方面的顾虑。但是,不佩戴麦克风是为了回归到最本质的声音,让这场音乐会跟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晚会不一样,让观众能听到我最自然、不经修饰的声音。在乐队的配置上,我们这次也只请了弦乐和打击乐,不用管乐,也是避免管乐把我个人的声音盖过了。
演唱会加入访谈 让更多观众了解民歌
记者:为什么会想到请嘉宾主持探讨对民歌的看法这样一种方式?
王宏伟:不少个人独唱音乐会采用的是主持人报幕和歌手演唱轮番进行的方式,我个人认为这样会让音乐显得“曲高和寡”,跟观众的沟通不够。因此这次设计了一个嘉宾主持一起探讨的方式,大家坐在一起聊聊音乐,聊聊民歌。我对民歌情有独钟,很担心民歌会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希望能通过这个方式让更多的观众了解民歌、喜欢民歌。
记者:这次的嘉宾主持有阎维文、杨澜等,您期望跟他们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王宏伟:阎维文是个很优秀的音乐家、民族歌唱家,他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很深,我想他到时所谈到的对民歌和民族音乐的看法,对大部分观众来讲应该是新颖的、独特的。至于杨澜,2008年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唱会时我们就合作过,我觉得她在舞台上的风度很好,很知性,很有亲和力,我很期待跟她再次合作。
记者:音乐会上加入访谈,这种方式确实很特别,是否担心观众觉得不适应?
王宏伟:具体细节我们还在沟通,总而言之我希望达到访谈和音乐作品最好的融合。
“改造”广州大剧院 设施不符合音乐会风格
记者:您已经到广州大剧院实地考察了吗?大剧院的设施是否符合您的要求?
王宏伟:广州大剧院的设施非常现代化,很新,刚投入使用没多久嘛,但我到现场看了之后发现它并不是很符合我的音乐会的风格,比如说它的舞台纵深很大,应该更适合歌剧而不是音乐会,而且剧院里只有一台背投,我觉得不够丰富。
记者:您对此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王宏伟:我自掏腰包啊,大剧院的幕帘、灯光、音响,我花了相当一部分资金来改造,我希望通过这个改造让演出显得丰富一点,有变化,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其次,我还自己花钱租了两台背投,这都是目前来说最先进的投影机,在演出时我会把自己拍摄的风光摄影作品打到大屏幕上,烘托现场气氛。
此外,请嘉宾主持啊、舞美的改造啊,这些都是我自己掏钱的。
记者:能透露一下您目前为演唱会投入了多少钱吗?
王宏伟:目前来说已经投入了100多万元,等做完这个演出大概要200万元左右吧。我这样做是希望能给观众送上一台有文化含量的高质量的音乐会,我不怕冷场,不怕观众不接受,只求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