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音乐频道首页 > 新闻 > 欧美乐闻

歌手死亡档案A-Z:半数不到40岁 摇滚乐最致命

来源:搜狐音乐独家稿件
2010年12月07日12:59

Elliott Smith
Elliott Smith

  I for Isolation 孤独

  Killing Time Won't Stop This Crying

  一个月以前的某个午后,我在北京鼓楼附近游荡,心里盘算着是不是买几个仿正版的人偶回家送人,正想着呢没留神脚下的停车位,被绊了个趔趄,等我稳定住重心抬头看时,眼前赫然出现一个音像店。那时正预算吃紧,但不逛它一逛我又良心难安,遂一面走去,一面心中默念:千万别有我喜欢的。进去一打眼,暗叫不妙:这店还真有打口!立刻,我把人偶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埋头动作起来,天幸该店根基尚浅,没什么尖儿,但上帝总是公平的,竟然于灯火阑珊处觅得Elliott Smith专辑两张,一为眼原,一为扎眼。因老板价格颇黑,我踌躇再三,最后只得舍扎眼,取眼原,是1994年的《Roman Candle》。回家听了以后我的感受可以归纳为“悔恨交集”:悔的是不该放过那张扎眼,恨的是老天爷不该这么早就把此人领走了。

  当一个人听到他期盼已久的某个声音,是该有这么股子欣喜吧。敏感,脆弱,落寞,悲怆,这些我所知的人类创造的最美好的词汇都道不尽Elliott Smith的好,此曲只应天上有,他简直是个误堕凡间的大天使。不,我不该妄想去描述它,好的音乐是要用心来听的,还是那句老话: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一切的形容词都是苍白无力的。别说我根本表达不了,即使我能够原原本本的用语言把它还原出来,我也绝不能随随便便地拿来与您分享,这歌声所激起的那种耐人寻味的感动可是我内心最珍贵的宝藏。我是说,当您用心去聆听的时候,它也是属于您的,但千万不要和别的任何人分享,听Elliott Smith只能是一对一的,多一个人都是大煞风景。只有把门窗紧闭,隔绝外部的光线和声音,开放全身上下所有的感官去感知它,把每个神经末梢的颤动聚拢到心口,你才有可能体会到这位隐秘的歌者那多愁善感的心呵。他柔软、纤薄的声音并不是太冷,温度刚刚好到在血液的表面凝结一层薄冰,而撩动的琴弦犹如船桨不徐不疾把这层冰面轻轻划破,您是否听到过自己血液流淌的声音?现在我的血液并不是一条汹涌的大河,而是漂着冰凌的半眠溪流,用手去碰触会感到刺骨的寒冷,但它如此缓缓流动却不会止息,更不会被冰封住,这就是Elliott Smith带给我的独特的感官体验。

  我相信Elliott Smith的创作不需要借助于任何媒介,他和传统上所谓的流浪歌手或行吟诗人不同,这种人无须去乡野中提炼生活,吸取大自然之灵气,这在他是不必要的。他只需要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去挖掘自己的内心,那里本来就是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而他忧郁、内省的诗人气质也实在更适合内在世界的展现。在我想来,一个人只有真正地与世隔绝,他的作品才会有Elliott Smith这种遗世出尘的荒芜感。哈哈,这只是我的猜测,我并不了解他,或者他并不是一个孤僻的人,但我已暗暗给他虚构了一个幽居古堡的剪刀手形象。在我心中,只有这才配得上他浑似不食人间烟火的嗓音。

  Elliott Smith的歌,很多我都似曾相识,当然实际上我之前并没有听过,推测起来可能是某一段旋律刚好与我大脑中的某段记忆形成通感吧。听这样的一些歌,脑海中就泛起那样的一些画面,有欢乐,有沮丧,有傻里傻气,有颓废,有迷惘,但最后都没有了,什么都不剩,只剩我一个人呆呆地呆着。是的,听Elliott Smith叫我明白我是孤独的,最终的孤独,不可更改的孤独。我还是会为“Leave alone,leave alone.'Cos you know you don't belong,you don't belong here.”而感动,只是“When I go,don't you follow?”这样的话不会再出口。有两句歌词是特别喜欢的:“I want to hurt him,I want to give him pain”和“Killing time won't stop this crying”。所以我用后一句作了这篇文章的题目,至于说要暗合什么中心思想,我可又理不出馅儿来了,只是觉得自己特别地喜欢。然而这两样对现在的我来说都是奢望,该恨的人都恨过了,事实是他们都不那么可恨,只有我自己最可恨。我真希望有谁来伤害我,让我感觉到痛,这样我才能哭。瞧,我连哭都哭不出来,我没有感情了,只有孤独,光孤独是不能叫我哭的,消磨时间只会让我更加孤独。伤害我吧,给我痛,叫我哭!这个悖论的结语是:我本身是孤独的,又能找谁来伤害我?

  Elliott Smith在自家地下室里用四轨机录这盘专辑的时候肯定也是倍感孤独。孤独可以让人唱出这么美的歌,孤独也可以杀人。听歌的时候我就想,唱这种歌的人不自杀才怪哩。我不是恶语相向,作为一个听者,我真切的感觉到我比那些听死亡金属或着曼森的人更有资格去死。遍寻我听过的歌手,我觉得只有Jeff Buckley才有与Elliott Smith类似的气质,那种叫听歌的人恨不能以身殉歌的气质。撇开风格上的差别不谈,两人都是忧郁、绝望、自伤自怜的,只不过Jeff Buckley的歌有一个从积蓄到爆发的过程,就像扑火的飞蛾,绽放出火光的那一刻他走向自我毁灭,瞬间的绚烂定格成永恒,他前边的酝酿因这一扑才有意义;而Elliott Smith是一朵深夜盛开的昙花,它静静地开,静静地败,将寂寞的美丽埋藏于黑夜中,当黑夜终结,它的生命也就终结,残落的花瓣也被风吹得一片不剩。

  很难想象是什么样的环境和命运造就了Elliott Smith这样一个怪才,听这样的歌你会自动放弃对前辈高人的追溯,回到歌唱的本质意义上来。我只愿相信Elliott Smith脑中有一个魔鬼,当你听到他的歌,这魔鬼也会跑到你的脑中,这时你所能做的只有乖乖任其摆布。纵然Elliott Smith他人已然不在了,但魔鬼依然停驻于主人遗留的唱片,等候着世间每一个孤独灵魂的召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责任编辑:陈贤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