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音乐频道首页 > 新闻 > 乐评新闻

鲍勃-迪伦将在中国巡演 他至始至终都忠于自我

来源:南都娱乐周刊
2011年04月06日11:46
22岁的迪伦,脖子上架着口琴是他的经典形象
22岁的迪伦,脖子上架着口琴是他的经典形象

 

1973年迪伦出演电影《比利小子》,并演唱了他后来成为经典的《敲响天堂之门》
1973年迪伦出演电影《比利小子》,并演唱了他后来成为经典的《敲响天堂之门》

 

1976年迪伦登台演出,70年代中期开始,迪伦对巡演兴趣愈浓
1976年迪伦登台演出,70年代中期开始,迪伦对巡演兴趣愈浓

 

1990年代至今,迪伦出版唱片数量减少,但巡演仍在继续,在媒体露面更为频繁。图为2002年迪伦出席<a href=
1990年代至今,迪伦出版唱片数量减少,但巡演仍在继续,在媒体露面更为频繁。图为2002年迪伦出席格莱美颁奖礼

    “民谣老将”鲍勃-迪伦:一块滚石 四张面孔    

    鲍勃-迪伦工体开唱 郑钧等明星预备“朝圣”

  搜狐独家策划:鲍勃-迪伦入门指南

 
  文_ 邱大立

  鲍勃-迪伦在中国举行演唱会,这本身就已成为一个历史事件,这在世界摇滚乐史上也是重要的一页。

  1990年代至今,迪伦出版唱片数量减少,但巡演仍在继续,在媒体露面更为频繁。图为2002年迪伦出席格莱美颁奖礼。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已不知有多少媒体在铺天盖地缅怀鲍勃-迪伦的光辉岁月。这个人跟中国音乐有没有什么关系?他50年的音乐对中国30年的音乐发展有什么启蒙性吗?除了那首必将形成大合唱的《随风飘荡》,我们还要梳理更多迪伦及其精神在中国青年、中国音乐中的投影。

  【永不终止】

  2011,音乐长征之中国站

  1992年5月,黄燎原、韩一夫主编的《世界摇滚乐大观》出版,中国歌迷第一次知道鲍勃-迪伦。1994年夏天,《阿甘正传》全球公映,片中插曲《Blowing in the Wind》也很快在中国流行,中国人终于听到了这首上世纪60年代的民谣圣歌。时至2011年4月,光荣与梦想终于合而为一。

  从1961年到2011年,鲍勃-迪伦的歌声一直像一颗干枣般干涩、直率,却也甘甜。他绝对是世界上最具野心也最善于推销自己的音乐家之一,1966年春,出道仅仅5年的鲍勃-迪伦就率领他的乐队踏上澳洲和欧洲的巡演,从1988年6月开始,47岁的他发起一趟名为“永不终止”(Never Ending Tour)的世界巡演,并且定下指标:一年100场。2011年4月,北京、上海、香港和台湾也成为“永不终止”长征中的四站。

  不过对于中国歌迷来说,鲍勃-迪伦最知名的歌曲全部集中在1960年代,而在此后的40年里,他还唱了哪些歌,就没有多少人关心了。在4月6日的晚上,唯一一首可以引起万人大合唱的恐怕也只有那首《Blowing In The Wind 》。但细细地揭开一个伤疤,我们也许会看到:鲍勃-迪伦单调刺耳的歌声从来就没有明亮地照射在中国的大地上,只有一些疏离的暗影虚弱地流动—而虚弱也是一股不可抹杀的力量,疏离也能自成一个不可动摇的核心。

  【自觉】

  崔健通过了鲍勃立下的自觉路标

  在漫漫50年的吟唱里,鲍勃-迪伦一直在寻找一种自觉性,他厌倦任何强加性的东西。他比所有人都更像一个个体户,不随大流,不扎堆音乐节,不参加任何义正词严的主题演唱会,更不拉帮结派。他更喜欢一个人唱些北部乡村的布鲁斯,他更渴望在暴风雪来临前,去花园里静静打量那片被遗弃的荒凉。这样的自觉性,在中国的“摇滚教父”崔健身上也极为鲜明。

  1962年3月19日,当鲍勃-迪伦发表第一张专辑《鲍勃-迪伦》时(当时崔健才刚刚7个半月大),13首歌里只有两首是自己的创作;22年后,崔健最初出道时,也只是在北京的西餐厅里和他的七巧板七人乐队为上流社会演奏西蒙与加风克尔、约翰-丹佛、披头士和滚石乐队的歌。但他们都很快自觉地意识到,要唱自己的歌,要对着人民唱。什么是最原汁原味的草根民谣?它就生长在鲍勃-迪伦和崔健这种一个人的拔剑出走两毅然里。

  崔健的自觉性首先体现在他能在那个浑浊的年代里迅速替换掉自身残存的西化精神养料,给自己的人格重新造血。也许他在刚刚接触西方音乐时并没有听到鲍勃-迪伦的歌,但他经过自己近10年的探索,终于通向了鲍勃-迪伦在1960年代初树立的那块自觉的路标。

  【改变】

  他们在改变这个时代

  在鲍勃-迪伦1960年代的音乐里,有一个关键词:Changing,它的意思是正在改变。1964年1月13日,在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的52天后,鲍勃-迪伦发表了他最经典的专辑《他们在改变的这个时代》,包括一首记录肯尼迪被刺事件的作品。这是一个从一开始就不停改变的人,1970年6月8日,鲍勃-迪伦发表专辑《自画像》,标志着1970年代的改变幕布拉开了。专辑中抒情的乡村音乐曲风和他1960年代树立起来的坚硬气质几乎是格格不入的,这种改变让他最初的追随者开始众叛亲离。就在这一年,在中国的沈阳,一个叫周云鹏的人诞生了。他就是后来的周云蓬。他与鲍勃-迪伦的最大相似,在于他的一生也经历无数改变—不断迁徙的旅程于生活自不必说,音乐的表达形式也从不固定,以2010年,周云蓬一张以唐诗宋词为土壤的专辑《牛羊下山》,鲜明区别于以往聚焦中国现实的风格。这张专辑引起巨大争议,正如鲍勃-迪伦在上世纪70年代初所遭遇的。

  周云蓬之所以气质鲜明,一个很大原因是:自始至终,周云蓬的音乐里从来没有激情澎湃的鼓和贝斯,这也正和鲍勃-迪伦1960年代初期建立起的草根民谣歌手的形象不谋而合。

  【警惕】

  独立思考与表达,不被主流收编

  1989年9月22日,鲍勃-迪伦在他的专辑《哦 仁慈》里有一首歌《一切都已破碎》,它预告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一个新生代里,并没有什么新的玩意儿生长出来,相反,原来的东西也一个个支离破碎了。在上世纪进入90年代后,鲍勃-迪伦对世界发展的趋势仍保持着惯性的警惕感。同时期的中国,正是经济大潮席卷,无数的青年、独立音乐的概念开始在中国的南方慢慢催生。1994年,在中国南方沿海流浪了6年的王磊发表了第一张专辑《出门人》,他的歌声透露着中国千百万背井离乡出门人的命运。王磊曾经说过,“我只会唱情歌”。在金币至上的时代里,一个自甘流放的歌手死心塌地地唱着他的忠诚与仰之歌,这实际上和鲍勃-迪伦1960年代一个人的摸索上路是殊途同归的。

  因为缺乏娱乐性,鲍勃-迪伦自始至终都没有主动被流行音乐收编。我们要感谢他慢吞吞、干巴巴、灰突突的歌声,正因如此,才没有在半世纪的一股股潮流洪水中被冲毁得无影无踪。而王磊、周云蓬以及其他民谣歌手如杨一、黄金刚等这些游兵散勇也一直选择了一种个体化的表达,他们散漫的、“不积极”的歌声,在今天显得越发立体,并一次次贴近了生活,击穿了生活。

  鲍勃-歌词

  他的孤独,他的匕首与枪

  几十年来,鲍勃-迪伦的信徒和粉丝更多将信仰建立在他的歌词之上。在他京沪演唱会召开前夕,不如读几首他最为经典的歌曲的歌词,这些歌在这次演唱会上被唱到的可能性都非常之大。

  Blowing in the wind

  随风飘荡

  要走过多长的路,人才可称之为人/一只白鸽要飞越多少海洋,才可以卧在沙上安息/炮弹要呼啸到几时,才可以从这世上销声匿迹/这些答案,我的朋友/已随风逝去,已随风逝去/一个人要仰头观望多少次,才能看到蓝天/一个掌权者要长几双耳朵,才能听到民众的哭号/当人类因知道已有太多人死去而反省时,却已付出过如何惨痛的代价/这些答案,我的朋友/已随风逝去,已随风逝去/一座大山要屹立多少年,才能等到海浪的冲刷/人们到底要苦挨多少年,才能获得早被承诺的自由/那些高高在上的人要将他的头扭回多少次,佯装看不到他犯下的罪孽/这些答案,我的朋友/已随风逝去,已随风逝去

  这首歌选自他的第二张唱片,出版于1963年的《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是他传唱度最高,最为人所知的歌曲之一。其中“一个人要……多少次,才能……”的句型已成经典,时至今日依旧被拷贝不停,如左小祖咒在《尊敬》中所唱:“当嘲笑你的人开始为你念诗:一个人要抬多少次头才看到蓝天?你即刻学会说套用的蹩脚诗:一个人要哭多少次才能感到不委屈。”另外,歌曲中所展现的人生沧桑感很快令创作此歌时不过20岁的演唱者本人都感到不舒服,他在1964年说:“那时我是多么的老,现在我比那时年轻了。”“那时”就是唱这首《随风飘荡》时。

  A hard rain's a-gonna fall

  暴雨将至

  哦,你一直在哪里,我蓝眼睛的孩子/哦,你一直在哪里,我亲爱的年轻人/我曾在12座多雾的大山间跌撞/我曾在6条歪斜的公路上踉跄/我曾步入7座悲伤森林/我曾面对连绵的死亡之海/我曾在坟场里走了一万英里/暴雨暴雨,暴雨将至/哦,你看到了什么,我蓝眼睛的孩子/哦,你看到了什么,我亲爱的年轻人/我曾看到群狼围在新生的婴儿四周/我曾见到一条钻石铺成的道路上空无一人/我曾见过一根不断滴血的黑色树枝/我曾见过一屋子人,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一柄有血渍的锤头/我曾见到一条被淹没的白色阶梯/我曾看到一万个语不成句的高谈阔论者/我曾看到握着枪和利剑的儿童们/暴雨暴雨,暴雨将至……

  同样出自《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是最常被知识分子提到的Bob Dylan歌曲,《伊甸园之门》里有引用,据说艾伦-金斯堡听完此歌后痛哭不已。它被看做他最深刻的反战歌曲,其实作为他早期作品,最后一段起程作誓般的歌词,其中崭新蔟亮的理想主义更加令人动容。

  Like a rolling stone

  像一块滚石

  曾经一段时间你穿得很好/当有钱时你也会扔给乞丐一两角钱,不是吗/人们给你打去电话,说“提防那些小妞,你将因她们而倒霉。”/你以为他们是在拿你取笑/你嘲笑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在说废话/你现在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声说话/你现在似乎不再有以前那样的傲气/当你为了下一餐而费尽心思时/感觉怎样/感觉怎样/没有家,像一个披头士/像一块滚石/孤独小姐,你曾就读于最好的学校/但你心里清楚你什么都没有学到/没有人告诉你过怎么样在街上生存/但你如今发现你必须去面对这些事/你曾说你永远不会对那流浪着的嬉皮士妥协/但当你盯着他眼中的真空时/当你恳求他给你一个承诺时/你现在了解到/他可不需要找什么借口/感觉怎样/感觉怎样/没有家/像一个披头士/像一块滚石……

  “滚石”这个词既不是来自“滚石”乐队,也不是来自这首歌,而是来自“滚石不生苔”这句谚语,讽刺那些朝三暮四,没有定性的人,永远不会有大成就。在这首歌曲里,“滚石”更像那些身不由己、随波逐流的失败者。这是Bob Dylan将民谣摇滚化之后的第一名曲,在尖酸的嘲讽之后是深深的悲悯,以及充斥着细节的现实主义社会洞察力。出自其1965年专辑《第61号高速公路》。

  Rainy day women  12 - 35

  雨天女人,12岁与35岁

  嗯,他们将用石头砸你,当你努力变得更好/他们将用石头砸你,他们说他们当然会/他们将用石头砸你,当你试图回家时/他们将用石头砸你,当那里只剩下你一人/但我并非孤身一人/每个人都会被石头砸/嗯,他们将用石头砸你,当你跋涉于一条长长的街/他们将用石头砸你,当你希望保住自己的位置/他们将用石头砸你,当你在大地上行走/他们将用石头砸你,当你走向一扇门/但我并非孤身一人/每个人都会被石头砸

  这首几乎是Bob Dylan笑着唱完的歌,却是绝望地揭示着人生来孤独的本相,人与他人无法相互理解,永远相互敌对,并给出了一个荒唐的场面,每一个扔别人石头的人也在被别人扔着,我的孤独和他人的孤独互为原因。这首歌很适合造气氛,与观众合唱。出自其1966年的唱片《无数金发女郎》。

  Knockin’on heaven's door

  敲响天堂之门

  妈妈,把这个徽章从我身上拿走吧/它对我再无用处/我眼前一片黑暗,我已什么都看不到/我感到自己正在敲响天堂的大门/敲响天堂的大门/妈妈,将我的枪扔到土中/我已不能再用它射击/又厚又黑的乌云正铺天而降/我感到自己正在敲响天堂的大门/敲响天堂的大门

  1973年,鲍勃-迪伦出演西部片《比利小子》,这是他为该片演唱的歌曲。这样来比喻吧,若将Dylan和Beatles作比,《随风飘荡》就是《昨天》,这首《敲响天堂之门》则是《随它去吧》。歌曲描述了一名在战场上中弹的年轻战士濒死时的幻觉,一等一的反战圣歌,这个世界哪里有硝烟飘起,就一定会有人弹唱这首歌。若评出一切摇滚歌曲中被翻唱次数最多的10首的话,这首很可能入选。

 

(责任编辑:news)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