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音乐频道首页 > 新闻 > 内地乐闻

王菲菲“飞音乐”的诞生 音乐界的中国制造

来源:搜狐音乐
2010年07月27日11:01
王菲菲《Try to fly》大碟
王菲菲《Try to fly》大碟

王菲菲造型照
王菲菲造型照

  南非世界杯的火热酣战已告一段落,想必大家仍然会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中国球队虽没能参战世界杯,但“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这则去年底中国政府在CNN等国际媒体投放的广告宣传片中的主打口号,却再一次被全世界所关注。不论是震耳欲聋的呜呜祖拉,还是全场焦点的足球,直到球场的暖气、座椅……这一切的一切都是“Made in China”。甚至有媒体夸张的称,可能唯一不是中国制造的就是球员了。

  如此看来,中国政府投放“Made in China”广告这一举措的确得到了一些预期的正面效果。“Made in China”这张中国的名片,也渐渐成为世界上不败的王牌,向着更为明朗的方向发展。很多行业开始大胆的高举“Made in China”这面鲜明的旗帜,大步迈向国际舞台,并逐渐被世界所瞩目。前段时间,中国政府决定于英国广播公司(BBC)世界新闻频道再次播放“Made in China”广告片,据悉,这次的累计播放次数会达到约400次。

  就是在这么一个“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大环境下,中国的音乐圈中又一则“中国创造”的实例呈现在世人眼前——“飞音乐”(Chinese Trip-hop)应运而生。顾名思义,即中国人自己的Trip-hop,中国创造,中国制造!

  “飞音乐”(Chinese Trip-hop)风格的确立实际上为Trip-hop风格在世界范围内搭建起一个全新的平台,以及一种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所谓平台,指的是这种风格以Trip-hop为载体,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与西方前卫、先锋文化进行尽可能完美的“无缝对接”。通过中外艺人间的跨界合作,风格间的相互融合、渗透,从而碰撞出一种全新的音乐形态,使得今后更多的国际艺人可以在这个平台之上大展拳脚。而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是指,Trip-hop作为根植于英国本土的电子乐风格,历经十多年的发展演变,在世界各地都已有了全新的存在形态。“飞音乐”风格的出现,亦推动Trip-hop能以一种适合中国听众欣赏习惯的形态在这片广袤的土壤中开花结果,更具包容性,更为丰富,生命力更强。

  不要认为“飞音乐”(Chinese Trip-hop)仅仅是在传统Trip-hop的节奏、音色等构架之上配以中文歌词与中国人的歌声。当然,这也许是一种投机、讨巧的方式。然而以上述方式“嫁接”出来的东西是很难跻身世界舞台的。可想而知,到头来仍将有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意义可言。

  作为“飞音乐”(Chinese Trip-hop)的开山之作——王菲菲的《Try to fly》为我们呈现出该种风格的基本形态与众多可能性,其挣脱了中西文化间存在的差异、矛盾等束缚,使两者能够在特定的范围内相互融合、交流、补充并吸收,既体现出了中国的民族性、传统性,又容纳了西方独有的艺术表达模式,着实在“中国创造”上下了一番功夫,力图打造出纯粹、地道的Chinese Trip-hop风格。

  《Try to fly》中的十首作品可谓是一气呵成,其间充满了中国少数民族的神秘吟唱、曼妙旋律,又不乏西方舞曲风格的迷离节拍、时髦音色;有着源自草原的纯真天籁,又有都市繁华的异域风情。再多听几遍,还有佛法禅宗之音萦绕耳畔。为了增强大碟的可听性,《Try to fly》在旋律上更是精心推敲,其中的作品水平相当,首首动听,值得玩味。这就是中国人自己创造出来的Trip-hop!《Try to fly》在情感表达上也根植于中国文化,适合中国人去理解与欣赏,并随之向全世界发出了强有力的中国之声。

  音乐是一种感官艺术,作用于人的听觉,直至神经中枢乃至全身,并非只言片语可以详尽。因此,建议大家看过这篇文章后还是亲自听一听,切实感受一下王菲菲歌声的感染力,感受一下《Try to fly》的想象力,感受一下“飞音乐”(Chinese Trip-hop)的生命力。支持中国创造,中国制造!

  

(责任编辑:news)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