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音乐频道首页 > 新闻 > 内地乐闻

独家策划:香港流行乐坛的慢性自杀路

来源:搜狐音乐独家稿件 作者:Stephen甘来、邮差@Tmca、九时用茶
2011年02月16日14:39

  【第四部分 展望】出路何在

  说起出路何在,一直关注香港乐坛的乐评人九时用茶认为首先要认识到现今的乐坛障碍究竟在何方。他认为首先是TVB的存在。这样一个具有垄断性质的电视台,进入新世纪以来不仅毫无建树,还对歌手限制多多。其余几个电子传媒,也是倡而不和,各怀鬼胎。再次是唱片公司狭隘的视野,对回报急功近利,多少年过后,依然是K歌横行,甚少看到它们有长远眼光。

  一 传媒内讧、公司内讧,乐坛自己的内乱需要休止

  传媒机构需要意识到现在已经是香港乐坛的生死存亡之秋,如果现在再为了如何分块小蛋糕来狗咬狗骨,以后可能连这块蛋糕都没得吃了——现在不是要画地为牢,限死音乐人,限死唱片公司,只顾关起门来和自己人玩的时候,而是应敞开门槛接纳更多传媒机构,更多公司厂牌,更多类型音乐人入来同心协力,重新做大蛋糕,及多做几个新蛋糕的时候。

港乐不能只有一个“陈奕迅”

  前面所及,四台的奖项在现今已经不仅是一个鼓励创作人、歌手及唱片公司的场合,而是可以拿来跟商演广告投资方谈判的砝码,直接事关经济利益的要素。这个时期,四家传媒机构更需要爱惜羽毛,令自己手上发出的奖项更具公信力,而不是拿来“分猪肉”或变相自己人“内部颁奖”。举办评奖本身是一个面向大众的公益品牌项目,拿来赚钱和拿来“敬老”,都只会日渐降低这个品牌的认受性。眼见如今的年轻听众每天在论坛微博FACEBOOK上对今年的奖项结果冷嘲热讽,奖项主办方有否检讨过其表彰作用何在?反而,一些有机会成为下一个陈奕迅,下一个香港乐坛及粤语乐坛代言人的新晋音乐人,他们是否更值得得到褒奖,然后更可藉他们带来的全新音乐风气,吸引更多年轻受众,推动更多不同类型的市场得而扩展,甚至可因此跳出狭隘一隅,进入更多华语地区?

  二 唱片公司也应拓展视野,不要再固步自封

  某位接触过一些香港唱片公司的业界人士曾抱怨里面颇为“草台班子”,从制作一首单曲至派台打榜,环节粗陋且时间仓促,内里很多瑕疵;偏偏其工作人员更是人手不足且良莠不齐,不仅企划简单,而且文案也时常与作品南辕北辙。他批评正是这种夜郎自大,闭门造车的唱片从业员,令到唱片质素下降之余,更令这几年能广为流传的单曲经典也买少见少,正反映出唱片公司罔顾新一代歌迷取向及其他地方市场走势的短视。

期待更多如何韵诗一样用心用力唱歌的歌手

  而九时用茶则认为,粤语作为仅次于普通话的第二大华人语言,粤语歌的影响其实不至于香港及两广。譬如早前他造访过的马来西亚,当地居民大部分是可以同时使用英语、马来语、华语、粤语四种语言的,而粤语歌在当地及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影响也是源远流长。从七十年代的郑锦昌、罗文到如今的张敬轩、谢安琪,粤语歌从不乏听众,即如梁静茹、曹格这样的当地本土明星也同样有粤语歌情结。

  他指出,全世界粤语的使用人口超过六千万,而能听懂粤语的人口则超过一亿,是韩语的两倍还多,与日语相当;在东南亚一带的能流利讲粤语的人就已经超过一千万,而美加澳当地同样有多个华人聚居地盛行粤语,更不必说作为粤语源流的广东腹地。如果就单以市场而言,一张粤语唱片一年才十万张就要开香槟简直是不可理喻。但究竟如何利用和发掘这么一个庞大的市场,则需要那些唱片高层用一种完全崭新的眼光去看待这盘事业

  固然,唱片公司此前已开始自救。顺应互联网的潮流,歌手的音乐开始出现在收费网络平台上(KKBOX、Moov)供乐迷分享;而唱片公司也逐渐以推出EP取代专辑,减低成本之余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但后来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如何灵活应变,卖唱片还是赚不了钱!只有拍广告、做代言、拍电影电视及开演唱会才是“站着把钱给挣了”的王道,至于唱片,就当作是维持人气与口碑的工具。

  但正如前述当乐坛“商业化”遇上“乐坛新势力”,两者在融合当中却遇上了不少阻力。实力派无法通过偶像派的方式赚钱,原因却正是部分唱片公司操作失当,依然用老模式来套新出品, 拿实力派来主打原本是属于偶像派的市场,甚至见“唱作”一词当红,也借来包装偶像派。结果,自TWINS之后,港乐几乎再无出过红得起的偶像派;而像王菀之张敬轩方大同GEM等创作人,每天见报的头条不是绯闻就是造型,如此“精分”的宣传,不要说投资商会迷惑,连消费者也无所适从了。

  基于以上状况,九时用茶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考虑作为复习港乐的借鉴:

  首先是考虑争取政府资源帮助。

  金曲奖是台湾政府直接出资举办的流行音乐颁奖礼,因为这个原因,导致金曲奖无论在宣传推广、影响辐射还是权威性都要比香港四个颁奖礼加起来还要高。并且金曲奖是由政府出面邀请第三方的独立评审团,其专业性与公正性毋庸质疑,也不会遭受主办方利益偏袒的诟病。香港自从八十年代设立电影金像奖以来,一直至CEPA条约各种协议,香港政府对电影事业的支持可谓一直劳心劳力,但相对对音乐事业的投入则是天差地别。虽然“十大中文金曲”也算是政府参与的颁奖礼,但这种程度的投入比起金像奖和金曲奖完全是两种级别的概念,流行音乐界怎样和香港政府更好地沟通,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整合唱片公司的资源。

  香港流行音乐自新世纪以来跌到谷底,但这十年以来,虽然常有高层易主之类的新闻,但甚少看到有唱片公司破产或倒闭,反而不断有很多小公司成立,有些公司加起来只有几个人,这对于当下港乐的低迷状况来说,是非常不合理的!因此应该加快对各种散乱资源的合并,做成一个强大的有机整体,才有可能产生更强大的力量。

  还有是要适应时代的变化,调整对歌曲创作的眼光和态度。

  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人们对听音乐所花费成本的期待值是非常低的,而在贫富差距还相当悬殊的今天,期待知识产权的概念能普及到每一个大众,或者期望政府能有更强大的力量来打击网络下载是很不现实的。因此必须看清楚,现在喜欢在卡拉OK唱歌的人群、喜欢听电台的人群和会花钱买碟的人群未必是同一班人。很多时候一首歌在电台或网络上受欢迎,卻不代表它们能进入消费者的法眼。因为购买力高的人对音乐素质的要求相对也更高,日本的Remix战术可以作为参考。在日本Single之所以一直卖得火红火热,去除很多商业策略的原因,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每张Single的单曲起码也有一个Remix版和一个Instrumental版。港乐可以考虑以后派台的作品都用一个较为简单易懂的配乐,而出碟以后则重新Remix一个音乐性更强的版本,长久下去,形成品牌效应后,应该可以吸引更高端的消费者。

  而借鉴这一REMIX模式很重要的原因是港乐从业者遇到的正是一个“分裂化、多元化”的时代,既然买碟的群体根本不会听也不会BUY派台的K歌,而听K歌的少年又根本不会再去买碟,哪怕出碟送写真也会率先考虑买“0靚模”的。在萎缩的市场已经步入“分众化”的时代,唯有把原先一锅端的市场细分才是出路!

SAMMI的演唱会总是创意不俗

  早两年环球旗下李克勤推出"演奏厅“的系列HIFI碟就正是标志着主流唱片公司把唱片市场推往高端化,其后如古巨基的FEVER系列及张学友的爵士碟也无不朝这个方向演进。就是唱片可以做得更精良。而单曲,则可以做到更网络化,大众化,社会话题化,从05年《她约我去迪士尼》到10年《天梯》,从论坛博客到脸书微博,互联网对单曲的扩散推广甚至已经超过了从前电视剧主题曲的时代。对于年轻一代网民而言,2010年的港乐HIT歌可能不是什么XX十大,而是《小明上广州》《一支得啩》《哗哗哗》这种网络神曲。

  针对这两种不同群体,就应该制订不同的细分对应策略。对于买碟消费者,应该主推实力派、唱作派,同时提升唱片制作质量,并针对他们提供有概念有水准的现场LIVE,简单的说是走高端路线深化;对于单曲听众,则应该更贴近网络民生,合理应用各式新媒体工具,提供个性独特的艺人形象,更具针对性的企划营销,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周边衍生产品拓展,也就是在原有低端路线基础上拓宽空间。

  而REMIX版则可以为低端消费群体向高端消费群转移预留空间,即你可以先用通俗版的在网络上吸引大众关注,然后再做音乐性更强的高端版本,之后再做概念专辑,概念演出,乃至概念设计衍生品。

  在概念化操作上,其实陈奕迅、林海峰、何韵诗乃至麦浚龙都先后有过不俗的创意,这个是港乐流行文化和香港创意文化底蕴的体现,现在是时候集合这样的智慧,推出老港乐的新招牌。如果像05一代这样的品牌能得以强化不断涌现的话,凭港澳珠三角的辐射力及香港本身的创造力,港乐至少能退拥两广东南亚美加澳,盘整之后重新进踞整个大中华也非不可能,关键在于,如何因危生机——就像去年港乐金曲,林夕为古巨基填的《时代》所写的“时代令天空塌下来 至会珍惜阳光”。

  执笔:Stephen甘来、邮差@Tmca、九时用茶

  回到专题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张颖)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