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频道首页 > 新闻 > 内地乐闻

解析“唱片之死”命运之路 被网络“宣判死刑”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张婷婷 寿鹏寰
2011年10月24日09:21

  李克勤不久前在内地的一个颁奖礼上领奖时发表获奖感言,他说道:“如果我跟陈奕迅的唱片加起来能卖30万张,我们所有人都要开香槟庆祝了。”

  如今唱片业的衰败与黄金时期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香港唱片业最辉煌的90年代,不包含内地,张学友的专辑《吻别》仅在香港就卖到了40万张,在台湾则销售出136万张。同期,刘德华的《忘情水》也不甘示弱,仅一周时间唱片就热卖超过80万张。

  当时的内地市场对于唱片的需求更是巨大。1993年,李春波演唱的《小芳》红遍大江南北。据不完全统计,当时这张唱片销量突破200万张,一举获得1995年第三届中国金唱片奖。在那个年代,一个歌手的唱片销量突破百万似乎已经成为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唱片业的兴盛由此可见一斑。

  而到了2000年后,随着唱片业的衰败,国内极少能有歌手发行的唱片销量能突破百万张。

  唱片公司学会“包装”媒体推出“娱乐版”

  “那个时候人们接触流行音乐的渠道还比较单一,要么是听广播,要么就是买卡带。”种子音乐总监、乐评人朱迪回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想随时随地听到自己喜欢歌手的音乐,唯一的方式就是买卡带。而且当时由于卡带成本较低,一盘正版卡带只要8元左右,很受歌迷欢迎。大街小巷一时间涌现了很多音像店,卡带几乎影响了一代人的生活。

  此外,乐评人科尔沁夫告诉记者,当时唱片公司的明星制以及全国媒体娱乐版面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唱片的销量。

  他表示,很多唱片公司从那时候开始有了包装艺人的意识,而在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时代,明星的出现让很多年轻人为之疯狂。而不少报纸有了专门的文娱版面,这对艺人的宣传推广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些明星以及他们推出的新唱片。

  光盘制作公司那时盆满钵满

  在90年代,由于音乐媒介载体的变化,唱片业的辉煌直接带动了它的制作终端——光盘。在这十年中,大大小小数百家光盘制作公司成立,原先以卡带制作为主的音像制作公司也再慢慢转型。

  专门从事光盘复制的北京海传光盘公司可谓见证了唱片行业的兴衰。据该公司资深员工陈优丽介绍,90年代后期可以说是音像制品公司业绩最好的时候,一张光盘的加工费最高达到10元,利润非常丰厚。与唱片公司合作是海传光盘公司的重头项目,华谊、太合麦田等唱片公司发行的唱片就都是在这里生产的。

  “那时候,一个歌手发片,每月做几十万张的大有人在,我们甚至接过上百万的单。但这几年,基本上一个歌手能做几千张就已经很不错了。”陈优丽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唱片大繁荣

  在国外,由于唱片工业兴起较早,黄金时期维持得更长。上世纪50年代,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音乐红遍全球,震撼了当时的流行乐坛,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美国唱片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猫王个人就售出了超过5亿张唱片,销量惊人。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唱片工作的日益成熟,美国的唱片业达到巅峰。在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这近20年中,华纳、环球、百代、博德曼、索尼五家唱片公司霸占了全球大部分唱片市场。

  尤其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传统的唱片转化为数字化的CD,唱片业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在美国,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小甜甜布兰妮在这个时期都红极一时。1982年,杰克逊的《颤栗》一张专辑的全球销量就达到了1.04亿张(注:被认证的专辑销量为6000万张,其余均为盗版,2006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目前仍是全球销量最高的专辑。

  90年代,日本的唱片业也进入巅峰时期,为中国歌迷所熟悉的滨崎步、幸田未来、安室奈美惠都是在这个时期登上了巨星舞台。

  可以说,在80年代、90年代这20年中,全球唱片业普遍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大繁荣时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朱焰峰)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