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音乐频道首页 > 新闻 > 内地乐闻

新京报:滚石三十年 一曲在路上

来源:新京报
2010年03月19日07:52

  滚石:30年河东河西

  从1980年成立至今,滚石唱片已经走过了整整三十个年头。从去年开始,现在的滚石唱片开始推出一系列经典老专辑的“复刻版”,提醒着已经早已不复往昔的华语乐坛,那个曾经焕发着人文光彩的时代确确实实在那个小黄标的映照下,真正存在过。

  滚石的兴衰几乎和华语乐坛的从盛而衰完全同步。从八十年代罗大佑的横空出世到九十年代李宗盛缔造的一系列句句见血的都市情歌,再到滚石陷入财务危机后,五月天和梁静茹的离开,还有滚石段总在去年金曲奖上打出充满悲情意味的“请电信业不要再虐待唱片业”的横幅。现在的滚石,就如同一个拥有辉煌过去的老兵,对过去念念不忘,对现在的困境垂头承认,却一心想恢复荣光。技术改变世界。MP3和Ipod横行的十年,在整个行业还找不到一个好的艺术与商业相结合的运营模式的今天,从头至尾回顾滚石这三十年的实际意义或许并不大,但对于曾经的滚石迷来讲,这样的情结是无可取代的,我们正式纪念滚石的这三十年,更多的是为了只有在那个年代才有的那份独有的情结。

  独立小公司开创新纪元

  创业期

  事情要追溯到1976年,从电子工程转读企业管理的段钟潭是一个爱好音乐的年轻人,怀着对音乐的理想以及对企业管理“学以致用”的心愿,他和二哥段钟沂一起创办了一本名为《滚石》的杂志,介绍西方的摇滚乐。他在采访中曾经表示“这个名字也是偷来的,也不是偷来的”,借鉴于滚石乐队“Rolling Stone”的名字。兄弟俩到处借钱,但办杂志不是易事,充满着理想的年轻人终究赔了700万旧台币(约为数万元人民币,在当时来说,是笔大数目),段钟潭把杂志停掉,去当了兵。

  滚石老总段钟潭1976年曾创办《滚石》杂志,后来赔钱停刊,五六年之后,他才感受到了这本口号为“滚石是一种生活的态度”的杂志的影响力,他觉得“赔这么多钱还是值得的”。而当时台湾音乐界的大环境确实需要一个本土的独立唱片公司来为大家“提气”。上世纪70年代台湾兴起的民歌运动一度轰轰烈烈,但在当时已经归于平淡,而卡拉OK还没有被发行出来,滚石公司在八十年代初造就的音乐产品和明星产品都造就了当时台湾的一个完全不同的新时代。

  1980年,服完兵役的段钟潭与段钟沂一起,成立了一家名为“滚石有声出版社”的小公司,位于台北市大安区光复南路290巷三号楼的五楼和六楼。一是不满足于单纯在纸面上介绍西洋音乐,二是想要制作华人自己的流行音乐,当时的目标和起点定得很大,但兄弟俩应该没有想到,他们的这个个人创业史居然影响到了身处华语地区的每个人的三十年音乐文化记忆。其实在滚石创立的前五年,外界对它的评价多为“不一样的有品位的独立小公司”,也有说滚石的八十年代是台湾“后民歌时代”的先锋,它在这个时期的音乐量不大,但却把台湾民歌的传统和市场口味成功结合,打造了台湾主流流行音乐的雏形。

  先推罗大佑再举潘越云

  滚石带给乐坛的第一个惊喜是罗大佑的《之乎者也》。这张1982年4月推出的唱片描述了台湾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众心态,也造就了罗大佑这个代表那个年代的时代代言人。罗大佑的叛逆,三十年都没有变,这张《之乎者也》是他独有叛逆的起点。与此同时,歌手潘越云也是滚石那个初创年代的一大标签,虽然她现在的影响力早已不如往昔,但当年滚石对她专辑概念化的主题设置,诗意的旋律和人文性十足的歌词,被认为是建立了流行音乐的标杆之作。

  张艾嘉齐豫文青先行军

  从1982年到1987年这五年间,滚石还成功企划了张艾嘉和齐豫两个标签鲜明的形象,她俩分别以有想法的文艺女青年和三毛式的吟诵者的形象一炮走红,一个唱都市女人心声,一个在音乐里流浪。那些歌现在听来,虽然比不少听歌的人年纪还大,但歌中的意味却依然被这个时代的人所认同。

  全盛期

  这段时间是滚石奠定地位的一个时期,现在我们听到并充满情结的作品,大多出自那个时期。比起前五年的滚石,这个时期的滚石不再以先锋形象示人,随着政治上的解放带来的文化开放,滚石在李宗盛这个金牌制作人的风格引领下,制造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歌者和触动都市人心弦的流行音乐。

  李宗盛出世实力派受宠

  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几年,滚石作为一个音乐机构,最大的话题便是与飞碟音乐水火不容的竞争。虽然当时总讲两家公司的“龙虎斗”是何等惊心动魄,但现在回想起来,两家公司代表的“偶像派”和“实力派”之争是相当促进流行音乐市场发展的。1986年,李宗盛出版个人专辑《生命中的精灵》,当时只收录了短短三十分钟的八首歌。这八首歌里谈了许多关于感情的大事,平易近人却一点都不落俗套。李宗盛在这张专辑里不造作的诚挚情感一直保持到今天,从他自己的个人专辑,到对陈淑桦、张艾嘉、潘越云、林忆莲、辛晓琪等一系列女歌手的包装,不但传承了台湾民歌传统的人文关怀,又对都市人的情感加以一针见血的描述,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进入1990年代,李宗盛为华语流行音乐树立了一个旁人难以企及的标杆。

  唐朝+黑豹开辟新大陆

  此外,为了拓展流行音乐的不同可能性,段钟潭对市场也做了不少挖掘性的探索。他鼓励滚石旗下成立不同个性的子厂牌和音乐工作室,让大滚石公司得以健康的茁壮成长。子厂牌向大陆试水,如拥有黑豹的魔岩、拥有林隆璇、张信哲等抒情男歌手的巨石,工作室如周华健的摆渡人、罗大佑的音乐工厂、陈升的新乐园等等。这样的制度充分尊重了音乐人的个性,也表现了滚石作为一个拥有乐坛领导者地位公司的气度。

  1994年,以张培仁牵头的滚石子厂牌魔岩向大陆进军,陆续出版了中国火合辑、唐朝、黑豹乐队、艾敬、窦唯、张楚、何勇的个人专辑。这个举动给不少处于刚刚起步摸索期的大陆音乐人上了一课,让大家见识到了唱片工业化模式的威力所在。1994年,滚石香港与香港商业二台合作,举办了“摇滚中国乐新势力”演唱会,震惊香港乐坛,影响深远。与此同时,滚石还以“准代理制”的形式与大陆音像出版机构合作,在大陆以引进的形式出版了大量滚石专辑。那个写着“滚石授权,原版引进”的小黄圆标成为了十几年后不少人的“滚石记忆”。

  衰退期

  固守台湾岛思索新发展

  从公司结构上讲,滚石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也就是1995年前后的变化很大。从失去最大对手飞碟唱片,到进军香港和东南亚,以及魔岩文化从大陆的撤出,这些有进有退的变化让滚石具备了跨国大公司的雏形。滚石开始以台湾为基地核心,以各地分公司为基础,非主流体系交给魔岩文化,开始更快速地挖掘新声音和流行乐坛新的可能性,这也是全盛期之后的滚石需要在公司发展上思考的问题,当然今天看来,似乎它并没有找到答案。

  千禧年之前成最后绝唱

  滚石把主要业务集结回台湾之后,公司主要挖掘主流音乐市场,刘若英、任贤齐和徐怀钰的走红都让滚石在新音乐时代来临前,挖到了最后的宝藏。1999年,滚石推出了五月天和梁静茹,这两个继承滚石传统的艺人,现在看来是人文性和市场化结合成功的产物,然后全球音乐在即将到来的新千年疾走下坡路,是行业不可逆转的大势,五月天和梁静茹也算是滚石时代最后的绝唱,但他们后来的出走也是滚石盛极而衰的一个悲怆的标注。

  迷茫期

  谁也不能否认,MP3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音乐工业。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是在华语地区还是全世界,唱片工业都在急剧萎缩,到现在也没有建立起一个符合市场规律的盈利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尝遍盛世滋味的滚石一直都在走下坡路。

  分公司结业遭遇挖墙脚

  上世纪90年代的急速扩展耗费了滚石的太多资源,在香港和大陆发展的非主流音乐形态还未培育出成果就调整策略,在商业扩张的过程中,公司的人文性也被打破,魔岩体系的歌手又因为预算空间而被压缩,加上唱片市场的急速崩溃,滚石公司迅速被市场大潮吞没。2001年,滚石香港和魔岩唱片宣告结业,国际公司逐步收回了滚石在台湾的唱片代理发行权,还乘机向旗下艺人挖墙脚。接下来就是一连串的坏消息:五月天成立“相信音乐”,只是将发行权交给滚石、裁减企划部门、将发行权交给环球、以及被收购的传言等等。段老板也曾在采访中提及如果滚石的路越走越窄,他可能会同意被收购,而去年金曲奖上扛出的“请电信业不要再虐待唱片业”横幅更是让老段其人和滚石公司都笼罩上一层悲情色彩。

  纵贯线一出仅剩下回忆

  2009年,滚石的一系列举动似乎标志着重振雄风的野心:滚石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罗大佑、李宗盛在老段的牵头下,搭上周华健和张震岳组成纵贯线,从春晚零点钟声一过,便开始了全球巡演,而且他们实实在在地赚到不少声誉和金钱,让四个男人的组合成为年度最佳企划案,将三十年积累的唱片版权重新利用,打着怀旧牌重新出版;此外,滚石再度将眼光瞄向内地市场,签下李宇春的海外约和郁可唯的唱片约。重心业务也放在“滚石移动”的经营上,利用三十年的音乐资源寻求新的盈利模式。不过,滚石的这些举措依然脱不开人们对它“吃老本”的议论。前路如何,对于这家见证华语音乐由盛到衰的厂牌来讲,还是个未知数。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CL)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