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的两面
有人把周华健视为最能代表滚石气质的歌手。为什么?“因为他够普通。滚石和周华健有太多的共同点,平凡却不平庸,聪明却不精明,大众却不从众,自信却不自负”(冬青)。这代表了大众的观点,经历了90年代滚石黄金期的大部分歌迷,可能都会有近似于冬青所说的印象,并会自然地这么以为。
1988-2001年滚石唱片的黄金期,不只有魔岩唱片,还有周华健;还有苏慧伦、徐怀钰;还有香港大牌明星;还有李宗盛,不是唱歌的那个李宗盛,而是在幕后为女歌手呕心沥血写情歌的那个李宗盛。是的,在大众眼中,这就是滚石。能听到魔岩的只是脑袋里装着文艺的、有知识分子情趣的、欣赏文化价值的少数人,听周华健、李宗盛情歌,看偶像苏慧伦、徐怀钰,追捧唱普通话的香港大牌明星,才是大多数滚石歌迷所为。
这黄金期的后半程,滚石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所有不可能想象的事,竟然都发生了。
第一件不可能想象的事,是周华健居然成为全台湾最卖钱的歌手。实在是风靡得超乎想象,这最会唱歌的歌手俨然还成为那一时期最大的偶像。也就是说,他既是实力唱将,也是偶像歌手,鱼与熊掌兼得,能不让人意外?以至于在周华健十年演唱会的前夕,张培仁说:“有一点我坚信———华健一定能比胡里奥唱得更久更久!”
从1987年发表第一张专辑《心的方向》开始,到次年专辑《我付出我的真爱》走红,到1993年专辑《花心》开始他的超级明星生涯,周华健的走运简直就像是滚石行运的指数。滚石死活打不过飞碟的那几年,甚至动过把陈升扭成偶像与王杰争一争的歪心思,没想到在周华健这里,事情居然水到渠成地就搞成了!
连精选带英文加粤语,周华健出了40多张专辑,累计销量超过了3500万张(统计至2003年)。3500万张是个什么概念?这么比较一下就清楚了,周华健之后的另一个“周”,2000年代的最大偶像周杰伦,唱片总销量为2800多万张。
90年代的周华健是如此厉害,以至媒体给了他两个封号。一个是台湾媒体封的,叫“国民歌王”;另一个是香港媒体封的,叫“天王杀手”。
第二件不可能想象的事,是一向不会做青春偶像的滚石,居然接连诞下两个青春偶像。旗下头号玉女、一直半红不熟的苏慧伦,通过“滚石韩国”将韩国流行样式介绍进入台湾,把《柠檬树》、《鸭子》和《傻瓜》等外国歌填成的中文歌一唱,居然成了新新人类的代言人,红极一时。然后,同样以韩式音乐风味为参照,包装制作出了徐怀钰这个“X世代”代言人,也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使滚石终于借韩流攻克了低龄化偶像市场。
第三件不可能想象的事,是香港一批明星全被收编在滚石旗下唱起了国语歌,滚石队伍一时浩浩荡荡。不光有歌坛明星(张国荣、梅艳芳、林忆莲、杜德伟、黄凯芹),还有影坛明星(成龙、梁家辉、莫文蔚);不光有创作歌手(“Beyond”,泰迪罗宾、黄耀明、“星盒子”),还有偶像歌手(草蜢)。
直至现在也没有人反省:这几件盛事,就像是巨量涌入的新质,让滚石唱片原有的特色变得不那么鲜明了。黄金时代有两面,另一面也许不一定那么光亮。盛极必衰,衰落的因素也许就滋生在那盛极之中。
周华健是最典型的例子。周华健是个创作歌手,符合滚石唱片人文、个性、有风格的创作歌手传统。即使是在周华健成了一个实力派偶像之后,他创作的歌依然非常有特色。如果把它们集中起来,我们会发现,《摆渡人的歌》、《寡妇村传奇》、《一言难尽》、《不愿一个人》、《亲亲我的宝贝》、《璀璨》、《两种》、《怕黑》、《明天我要嫁给你》、《幸福到想哭》……这些歌曲都非常周华健。它们不易归类,从情绪上看经常显露的是一种明亮的伤感,具有感性而诗意的思索偏好,旋律也很周华健,善于用半音音阶。
这与那个“国民歌王”的形象不一样,被淹没其中,几乎令人不辨。
周华健的外表和声音都有阳光、健康、恳切、亲近的特质,虽然他完全胜任走全创作、个性派之路,滚石却没有让他这样走下去,而是取他跨族群、跨年龄的亲和魅力与声音明亮、美好的金嗓类型去加力打造。频繁的发片;滚石众将一拥而上的写曲;为了持续获得大众的热烈响应以填词日本歌获得主打歌……周华健的成功,就建立在这一系列手段上。
“国民歌王”成了,那个个性创作歌手却没影了。更晦暗不明的是,这耀眼的亮星让滚石之所以为滚石的创作歌手一途开始模糊起来。创作歌手成了大众偶像,一次次出镜中还带着一点创作歌手的样子,好男人周华健所张扬的形象已经不是他自己,而是一种制造出来的个性,本来,这正是滚石的对立面。
香港明星的大量掺入起到了同样的效果。他们本身的形象和特质太过耀眼,量又这么大,掺入的速度又这么快,与滚石唱片的形象和特质并不是一回事。巨量的新质涌来,结果可想而知。
苏慧伦和徐怀钰的暴红则毁掉了滚石之所以为滚石的另一个核心特质。本来,在滚石铁杆眼里,滚石唱片就不是偶像音乐,不是娱乐机器,现在好,“艺术性的流行音乐”品牌,在两个玉女的红光照耀下,也不再那么彰显了。
李宗盛却不完全是负面的力量。作为创作歌手,李宗盛的成色一直纯粹,从来鲜明。作为制作人,他的所作所为一直是在巩固滚石的核心竞争力,擦亮“艺术性的流行音乐”那块金字招牌。此事堪称神奇,在整个90年代,李宗盛(还要包括滚石另外的制作人小虫等)居然与那么多的女人擦出了火花,陈淑桦、潘越云、黄莺莺、林忆莲、许景淳、赵咏华、辛晓琪甚至莫文蔚,她们不仅在商业上大获成功,并都拥有接近美声的品质。这件事的更神奇之处在于,李宗盛通过他苦心孤诣的探索,以民谣为梯,用口语化的歌词和精到的词曲咬合,让艺术女声完全落入凡间,有了走入生活真实的、更写实更诚挚的表现。民歌运动曲高和寡的文学化浪漫,在李氏的手里变成了大众化、市民化的通俗文学,其文学价值还蛮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