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音乐频道首页 > 音乐专题 > 热点专题 > 滚石30年演唱会 > 滚石30年演唱会 最新新闻

滚石30:曾经有一个很夯的唱片公司

来源:《看历史》杂志
2011年01月14日14:55

  “轻时代”的重压

  2000年代,时代的主音变成了周杰伦。滚石好像错失了机会、看走了眼,十数年华人R&B和嘻哈风潮, 好像跟它无关似的。看滚石这十年的所作所为,与世隔绝,好像与周杰伦们不在同一个时空。

  从专业的角度看,滚石唱片像是对民谣和摇滚类型更敏锐。2000年代滚石的局部成功,张震岳、“五月天”、陈绮贞、梁静茹,无一不走在这一条老路上。

  但如果我们只看到这一点,以为滚石唱片对其他的音乐类型就是不灵光,立马就会发现一件无比诡异的事:滚石实际上是最早探索R&B音乐的唱片公司:早在1991年,小虫和杜德伟即倾心于R&B,前后进行了长达7年的耕耘,一直到R&B风潮爆发的前夜;周杰伦崛起的前后脚,滚石也发掘了它的R&B全才少年,生于台北、长于美国的孔令奇;并且,滚石很早就有自己的嘻哈小子,在台湾的嘻哈与节奏布鲁斯场景中,MC Hotdog是目光最犀利舌头最毒深具社会洞察力的人物。但奇怪的是,它们都没有成为社会的风气。

  滚石对各门艺术创造的包容性,它对各类音乐的敏锐触觉,显然超前于一众唱片公司。但滚石的趣味和前瞻性在于音乐本身,对如何鼓噪一个新风尚,如何将一种新事物搅和成时尚,一直并非其所擅长。

  从反面看,这种缺陷,正是滚石三面招牌之所以成立的题中应有之意。早在与飞碟缠斗时期,滚石就连连在商业上落败,输给王杰、输给张雨生、输给“小虎队”、输给“红唇族”、输给“忧欢派对”。不过,这也给人“滚石属实力派,飞碟属偶像派”的深刻印象。滚石的诸位主脑,似乎不屑媚俗,在制造青少年偶像和弄潮时尚方面一直笨手笨脚,也许,他们压根儿就不是这类人,他们不缺乏对新音乐探索的热情,但是对时尚、对青少年娱乐,压根儿就没有真正的热爱。

  滚石生于大时代,也成于大时代。在外部环境上,滚石恰逢台湾经济最好的阶段;政治环境上,则是1988年的“解严”带来的文化和思想上的开放。滚石从萌生到绿阴覆地,两岸三地风云激荡,参差同时经历了沧桑巨变。旧制崩坏,社会翻覆,人心不古。感情激烈而深沉,思想渴求着启示,滚石这棵大树,正是从这大时代的深土里勃发。

  等滚石登上高峰,迈入新世纪。大时代结束,华人世界进入新的一轮,一个轻时代,一个娱乐时代,一个游戏心态的时代,一个低龄化市场的时代。

  音乐与时代,唱片公司运作与社会文化更迭,其间一直是一种互动互生的关系。在互动互生中,滚石原有的一切,越来越轻,越来越变异。而新时代的新风尚,青少年偶像、城市时尚、低龄化市场,在这片它完全欠缺生命激情更欠缺运作手段的领地,可以想象,滚石会是怎样的进退失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责任编辑:陈贤江)
 
  [Ctrl+Enter]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